轉文 (作者王立同意轉載,經編輯過) 原載於王立第二戰研所教育前哨觀察
via 這裡
放暑假了,有空把幾個朋友問的問題稍微講一下。問題是指,繁星、學測、指考這些項目,公平性跟題目內容等等的適性。
其實,公平要有一個最前提,那就是公平的觀點很「主觀」,你覺得怎樣是公平,不代表別人認為這樣是公平,價值觀要先溝通清楚,不然都是打對極拳。再者,要弄清楚「制度的公平」跟「能否鑽漏洞」。這兩件事基本上是兩回事,不能混為一談,但我看到大部分的人都是把鑽漏洞這件事,當成制度不公平。
欸,這不是詭辯,我大致講一下。繁星是一個依照在校表現,用比例推薦的制度,所以繁星的目的在於「縮短城鄉差距」,避免都市小孩太會補習,把非都市小孩的機會都搶走。所以,有家長覺得繁星的機會很好,刻意轉學到有名額的學校去,想靠這個奪得保障名額,這只能說是鑽制度的漏洞。但是,你會這樣想,別人也會,所以最後達成了學生的均質化,沒啥不好。
再來提學測跟指考,這兩個的概念不一樣,所以出題的準則並不相同。大致上來說,學測的概念是要招收比較有「實力」的人,也就是腦袋靈活,不會死背題目這一種,嚴格說很像是考素養,解決生活化能力比較重要。但是,指考算是延續聯考的一種辦法,算是過度緩衝,因為我們中學的課本,本質上是一種「參考書購買型錄」,這樣講會扯到五十年前的恩怨,就先別提了。
總之,我們的課本編的方式,會讓你不買參考書跟題本,想要靠單獨看課本到能解題考試,幾近不可能。既然還有一大堆學生,都是國中就死背題型到高中,上了高中還是轉不過來,或者遇到很爛的高中,碰上只會教你解題型的補習班,那就真的悲劇,因為這種能力是現在大學教授最討厭的類型。
但你總不能說,「你們這些人去死死吧」。好吧,所以指考會留下來是必定的,這也是為何指考將要逐年調低錄取數的原因,因為國中會考已經走向素養考試,高中的課程也是如此,不管你喜不喜歡,素養教育已經是既成事實,指考的過度性質就沒了。講白一點,指考的題目設計,是為了那些解題技巧好的人準備的,你總不能要一群從小都只會解題的學生,考大學時來一次徹底否定過去的人生吧,這又不是他們的錯。
最後,公平是一種主觀意義,不要在那邊把大學教授當白痴了,我到今天還有聽到,高中老師痛罵大學教授,因為他們不照高中端的教學標準收學生......呃,其實家長也是,教授都擺明不喜歡只會考試解題的人,你還在那邊堅持考試才公平,不收我家小孩就是你不公平,有開後門拿錢OOXX......
欸,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講,時代變了,就這樣。
~~~~~~~轉載結束~~~~~~~
轉載此文本來的目的,是為了解答一個問題:許多人無法理解,指考為什麼會存在那麼多爭議的題目?照理說指考的出題者,都應該是學有專精的專家,可是我們看到的題目,就算用較為寬鬆的標準,也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。
王弘毅、顏聖紘/為何今年大學指考生物單選第14題沒有正確答案?
由這篇轉文可以看出,台灣的中學教育以及大學入學的方式,演化到現在,指考已經成了尷尬的存在,它有許多無法治本的缺陷,現實上卻不可能馬上廢除。因此,假如想改善如今台灣教育面臨的問題,光是糾結於指考本身,是絕對不足夠的。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