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東亞的鯉魚和金魚,是 2 種被馴化已久的魚類。一些數千年前漢文的經典記載,當時的人會養殖鯉魚。這個 2019 年的論文報告,由中國的湖南的賈湖遺址,發現距今 8000 年前可能養殖鯉魚的證據。

Common carp aquaculture in Neolithic China dates back 8,000 years

 1

 

賈湖遺址(Jiahu)算是新石器時代早期,可以大致分為 3 個時期:第一期 8600 到 9000 年前、第二期 8200 到 8600 年前、第三期 7700 到 8200 年前。 此處出土過稻、豬、骨笛、發酵飲料等玩意兒,是個非常重要的遺址。

鮭魚,江鱈,白鮭,白斑狗魚,在阿拉斯加捕魚吃

短篇 最早吃鮭魚的人類,在11800年前的阿拉斯加

短篇 11500年前,阿拉斯加人就會吃鮭魚

短篇 北歐風味,9200年前世界最早的發酵魚

8000年前賈湖遺址,最早養殖鯉魚

挪威長距離鱈魚貿易,至少在維京時期已經存在 

短篇  佛羅里達海邊,養魚建國的Calusa王國

冰島女漁夫-遺忘歷史何其容易?

 

3 個時期都有出土鯉魚的骨頭,這邊的鯉魚是 common carp,學名 Cyprinus carpio。另外在第二期也出土惹龍州鯉(Cyprinus longzhouensis),目前龍州鯉只能住在更南方,可見當年的賈湖,比現在更加溫暖。

 

2

 

這個論文想要知道,賈湖遺址的鯉魚,是人為捕捉的純野生鯉魚,或是會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。 一個方法是看不同種魚類的比例。賈湖當年的環境,黑鯽(crucian carp)比鯉魚更多,假如單純捕撈野味,鯉魚的比例應該會比較低;但是三個時期,遺址的鯉魚都超過 70%,第二期更是高達 80%。

 

另一個方法是看魚的大小。完整的魚骨很難保存,所以論文是由魚的「A2牙齒」來推斷大小。3 個時期各自有 58、483、47 個樣本。 在第一期,魚的長度呈現常態分佈,平均在 300 多公釐左右;第二期也呈現常態分佈,平均減低為 200 多公釐。到惹第三期,則是集中在兩個尖峰,一個 150 到 200,另一個 350 到 400,之間卻沒多少樣本。

 

5

 

目前日本天然生長的鯉魚,在類似的環境條件下,生長兩到三年到性成熟時,會長到 300 公釐多。因此,賈湖遺址第一期的鯉魚,看來是自然長到性成熟時遭到捕捉,這個時期的鯉魚,多半沒有受到太多人為經營的影響。 第二期的鯉魚,明顯比 300 公釐小惹一號,論文推論,或許是那個時期更加溫暖,鯉魚不用長到那麼大隻,更快性成熟。

 

6

 

第三期鯉魚的分佈,與之前截然不同,不是很大,就是很小,缺乏中間體型。這種一大一小的雙峰分佈,與日本鐵器時代,1900 到 2400 年前的 Asahi 遺址相似。

 

魚群在自然狀態下不太可能長成雙峰分佈,比較可能的原因是,人類在產卵季的時候,捕捉大量鯉魚,留下一部份養在人為控管的小水域,讓她們生寶寶,培養到秋天再撈起來吃;而同時存在成熟與未成熟個體,體型就會形成兩個高峰。

 

4

 

由此推論,賈湖遺址在 8000 年前,很可能就開始養鯉魚惹,或許也是東亞「魚稻共生」的先驅。論文推論的發展過程,如圖所示。 首先,單純只是在產卵季節捕捉鯉魚;這在中國與日本,許多遺址都可以見到。

 

3  

 

接著,把鯉魚養在人為控制水質與營養的小水域中,等到秋天捕撈未成熟的幼魚;就是賈湖第三期的狀況。 最後,把鯉魚跟水稻這類農作物一起培養;不過賈湖可能尚未發展稻此一階段。

 

似乎在東方與西方,都各自研發出人為養殖鯉魚的技術。東方最早的記錄,來自 2400 年前范蠡的《養魚經》,西方則是 2000 年前的羅馬帝國。 

短篇 世界最早的稻,長江下游,距今9400年

短篇  長江下游7000年前,河姆渡文化最早馴化鵝?

美國西南10到12世紀,金剛鸚鵡養殖場

短篇 墨西哥居民約在1500年前,最早馴化火雞

 

論文短評:

The origins of aquaculture

新聞稿:

New study shows common carp aquaculture in Neolithic China dating back 8,000 years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