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是關切人類演化學的人,也不會常常見到印度,因為印度的古人類學研究實在很少。人類演化史上,中東與東亞的研究都不少,不過印度勢必也有一席之地;若是有人走出非洲,沿著氣候與非洲相近的亞洲南部遷徙的話,印度是必經之路,然而這方面了解十分有限。這個 2017 年的論文,深入調查 Attirampakkam 遺址(簡稱 ATM,當然不會吐錢,倒是內藏比錢更珍貴的寶物),讓我們大大增進對印度人類演化的了解。

Early Middle Palaeolithic culture in India around 385–172 ka reframes Out of Africa models

 

ATM 遺址的歷史非常久遠,第 6 到第 8 層人類活動的跡象,介於距今 107 到 170 萬年前,當中出土惹許多阿舍利石器。最早的阿舍利於 176 萬年前的東非出土,所以最初應該是於非洲研發,然後被直立人帶出非洲。不過東亞儘管有直立人,卻沒發現過阿舍利,只有比較簡單的奧都萬,原因不明。這個研究表示,當年最先進的阿舍利被研發成功以後,或許沒經過太久時間,就傳播到南亞。 

短篇 會溝通才能成為高級工具人

短篇 誕生於176萬年前的阿舍利石器

 

 

ATM 遺址比較早期的地層內藏阿舍利石器,然而等到距今約 38.5 萬年的第 5 層(論文歸類為 phase I),卻幾乎沒有阿舍利惹。接下來距今 26.8 萬年的第 4 層,21 萬年的第 3 層(phase II),直到 17.2 萬年前的第 2 層,則出土大量 Levallois 風格的石器。 

 

Levallois 本來應該是法文,中文翻譯叫「勒瓦婁哇」,反正很難唸,所以這邊都寫洋文。總之重點是,製造 Levallois 比阿舍利更難,是更複雜的科技,因此一般認為,由阿舍利轉變為 Levallois ,演化出更強大的工具人,是人類演化史上關鍵的轉型之一。

短篇 製造石器時的腦袋狀態,跟彈鋼琴類似! 

 

 

更先進的 Levallois 科技在哪兒誕生、由何人研發、怎樣傳播、意義為何,至今仍沒有太明確的定論。這個論文的定年結果若是無誤,表示在 17.2 到 38.5 萬年前,Levallois 於印度現蹤 。擺在更大的脈絡下看,這段期間,非洲、中東、歐洲、高加索地區都出現惹 Levallois,而 ATM 遺址的發現告訴我們,離非洲更遠的印度,也不例外。

改寫智人物種起源:時間從30萬年前起、地點涵蓋整個非洲

氣候如何影響人類離開非洲,前進世界?

 

前面提到,ATM 遺址在第 5 到第 6 層之間,有明顯的落差;不過論文表示,印度那個時期的其他遺址,仍有出土過阿舍利,所以印度阿舍利並沒有失傳。整體看來,儘管 ATM 遺址配備先進的 Levallois,不過同時期印度其他地方,仍有阿舍利的存在,論文認為,兩種技術應該共存於廣大的印度不同區域。 

 

問題是,南亞的 Levallois 是怎麼來的?一個可能是當地獨立研發,也可能是由外地傳入,而傳入的人是誰,至今印度幾乎沒有出土古人類化石,所以實在是沒多少頭緒。有學者主張 Levallois 的發明與傳播和智人有關,不過目前證據有限,要下任何定論都嫌太早。(丹尼索瓦人快舉手,快快快!不能輸給尼尼!!!) 

丹尼索瓦人(下):翻轉人類演化學的古人種

 

ATM 遺址還有最晚的第 1、第 2 層(phase III),距今 7.4 萬年左右,似乎沒多少人類活動跡象。這個時期印度發生惹什麼事,是否與附近的多峇火山大爆發有關,是另一個值得未來探討的問題。  對古人類學家而言,這裡還真的是個不斷吐出寶物的遺址 ATM!

短篇 75000年前,多峇巨災對人類演化的影響

 

國家地理新聞:

These Tools Upend Our View of Stone-Age Humans in Asia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