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以觀察員身份,參與世界衛生組織(WHO)多年後,於2017年5月再度被拒於門外。這件事竟然讓台灣成為2017年5月19日《Nature》社論(Editorial)的主角,可能是史上第一次,台灣以主角身份,擁有一篇自己的《Nature》社論。
Clock is ticking for WHO decision over Taiwan
台灣以觀察員身份,參與世界衛生組織(WHO)多年後,於2017年5月再度被拒於門外。這件事竟然讓台灣成為2017年5月19日《Nature》社論(Editorial)的主角,可能是史上第一次,台灣以主角身份,擁有一篇自己的《Nature》社論。
Clock is ticking for WHO decision over Taiwan
祖先的身體會說話:男女差別待遇,至少始於東周 原載於泛科學
中原地區(Central Plain)位於黃河中下游,也是所謂「華夏文明」的文化發源地。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強勢文化,華夏文化的許多傳統到今日都仍有相當的影響力。
古代的權力遊戲—商王如何制霸天下? 原載於泛科學
本文是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「傅斯年講座」,林澐教授「商王的權力」的演講記錄。相信各位讀者讀過前文,也是另一篇演講記錄《商代王國大聯盟: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》後,已經對商代有了基本認識。
商代王國大聯盟: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 原載於泛科學
林澐教授任教於吉林大學,是研究甲骨文等神秘古文字的上古神獸,也是華北、歐亞草原地區考古的專家。1939 年出生,現在已經是老爺爺的他,親身見證與參與了整個中國上古史研究的發展過程 [1]。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「傅斯年講座」,特別請到林澐教授講授商史。本文為此次講座的整理紀錄。
2007 年起,考古學家在位於波蘭的「索比布爾集中營」展開挖掘,此處於 1942 和 1943 年時,曾有約 20 萬人為納粹殺害(Sobibór extermination camp,或許「滅絕營」是更好的稱呼,多數滅絕營位於德國境外,被送去的人,命運就是待宰)。在 2016 年 10 月考古學家挖掘到一處,將女性囚犯送進毒氣室前的準備室,在那裡找到大批 75 年前,被害者留下的珠寶、飾品。
日本在距今約2000多到16000年前,被稱作繩文時代,直到來自亞洲大陸,配備稻米與金屬的彌生人陸續抵達為止。儘管日本地區在這一萬多年,都被歸類為連續的繩文時期,但各地的繩文文化之間,仍存在一些差異,並非鐵板一塊
Hunting dogs a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in Jomon Japan
黃河的洪水,為什麼可能與東亞地區最早的國家興起有關?這個2016年的論文,較為確實的部分是黃河洪水,對文明的影響幾乎都是推論。
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’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
所謂「維京時期(Viking Age)」,指的是從西元8世紀末到11世紀中期這段時間,來自北歐的維京人,在各地打劫、貿易,以及建立殖民地的年代。一般認為維京時期的開始,始於西元793年,維京海盜襲擊英格蘭的基督教聖地,林迪斯法恩(Lindisfarne)。分類上,維京時期之前的年代叫作Vendel Period,介於西元550到790年間,這時的北歐人一樣出航四方,主要目的卻是交易鐵、毛皮等貨物。維京人為什麼從做生意的小商人,在短期內轉型成為搶掠四海的海盜,是考古學家很感興趣,卻不太能確定的問題。
Vikings may have first taken to seas to find women, slaves
via 這裡
作者/蜜獾蝦、編修/寒波
古代的青銅劍威力如何?只看文字描述來推論,不如實際打打看實在。網路上有個影片在測試重製(replica)的青銅劍,這個測試可能不符合嚴謹的學術標準,但對這個趣味的主題做個參考,也還算適合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歷史記載不少轟轟烈烈的古代大戰,然而許多文字記錄對照考古結果,明顯誇大不實,或是根本找不到相應的證據。最近考古學家出乎意料地,在德國北方、靠波羅的海側,一條叫作 Tollense 的河邊發現一個古代戰場,這場戰爭年代久遠、規模不小,卻無人知曉。
Slaughter at the bridge: Uncovering a colossal Bronze Age batt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