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關於諾貝爾獎二、三事  本書推薦文 

01

 

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年度盛事,如電影界的奧斯卡、體育界的奧運,科學界最大的盛事是諾貝爾獎。每年 ​10 月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各獎項的得獎者,隨著媒體傳播,大眾都很容易接觸到新聞。然而,諾貝爾獎所表揚的卻不是最新的科學進展。

 

奧運由選手們現場競技,當下最佳的參賽者勝出。奧斯卡獎根據前一年度的作品選出贏家,若是同期有多位高手頂尖對決,必定有遺珠之憾。諾貝爾獎完全不同,它的選拔範圍是頒獎之前的所有人,極少數科學家如楊振寧、李政道,提出貢獻後未滿一年便迅速得獎,多數在十幾二十年後獲得認證,也有少數得主等待超過 40 年。

 

科學界獎項很多,頒獎方式不一,不過最出名的諾貝爾奬,相當反映出科學研究的時間概念。競技領域由奧運代表,一剎那間便是永恆;電影週週有新片上映,再怎麼熱門的作品也會在幾個月後退潮,適合一年回顧一次。科學研究的影響,往往需要更長時段才能看出。

 

21世紀諾貝爾獎2001-2021(全新夢想版,一套四冊)

21世紀諾貝爾物理獎2001-2021

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2001-2021

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-2021

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2001-2021

 

02

 

已經存在一百多年的諾貝爾獎,仍然傳承著幾代人以前的智慧;現在的得獎者,某些貢獻早在幾十年前提出,經歷時間考驗後眾望所歸。另一方面,過往闇影的影響也延續至今,比方說用男女兩性來看,科學類的得獎者幾乎都是男性,反映出過往教育、研究的偏向;假如女性投入科學研究的比例很低,那麼得獎者的女性比例當然很低。

 

經過一百多年,如今受到諾貝爾獎表彰的科學,是累積與經過實踐的科學。即使是橫空出世的新創見,問世當下大家都覺得「這個會得諾貝爾獎」,也要等待好幾年的檢驗。

 

例如 CRISPR 基因編輯,論文最初於 2012 年底發表,接下來幾年進展迅速,造福許多研究人員,公認得獎是時間問題,也要等到 2020 年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,而這已經是近幾年最快得獎的紀錄。對這點有概念,便不要意外 mRNA 疫苗技術為什麼沒有獲得 2021 年的諾貝爾獎。不論外界如何炒作與起哄,諾貝爾委員會行事自有一套規律。

 

0c

 

另一點有趣的是,大家都知道 CRISPR 基因編輯會得獎,卻不知道它會得到哪個獎。科學類的 3 個獎:物理、化學、生理學或醫學獎,其領域有時候界線沒那麼分明。基因編輯乍看無疑屬於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領域,實際應用 CRISPR 工作的也大多數是生物學家,可是它卻獲得化學獎。

 

狀況和 CRISPR 類似的,本世紀還有 2017 年的「低溫電子顯微術」、2015 年的「DNA 修補」、2014 年的「奈米顯微鏡」、2012 年的「細胞與感知」、2009 年的「核糖體」、2008 年的「綠色螢光蛋白」等等。這能說化學領域被生物學入侵嗎?我想更合適的視角是,隨著生命科學領域的突破,化學的視野也跟著拓展,生物體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化學現象,也有些探索生物的研究方法基於化學,超過以往生物化學的狹隘範圍。

 

本世紀不少生物學家獲頒化學獎,其實過去也發生過類似的事,一百多年來,獲得化學獎的物理學家並不稀奇。我想這反映出科學研究長期的變化:物理學曾經是科學最突飛猛進的新疆域,如今則是生物學。

 

前文提及「橫空出世的新創見」,不過 CRISPR 基因編輯的概念並非橫空出世。它源自精準改變 DNA 序列的需求,在此之前,至少還有鋅手指(Zinc finger)和類轉錄活化因子核酸酶(transcription activator-like effector nucleases,簡稱 TALEN)兩款原理類似的技術,只是遠遠不如 CRISPR 便利。CRISPR 與更早的綠色螢光蛋白一樣,滿足許多一線研究者的日常需要,因此獲得諾貝爾獎。這是值得諾貝爾獎表揚的一大類:廣泛應用的新技術。

 

另外像「低溫電子顯微術」,使用門檻不低,遠不如 PCR、綠色螢光蛋白等技術普及,但是帶來重要的突破,應用價值很高,因此獲獎。最近解析冠狀病毒的立體結構時,便常運用此一方法。

 

還有一類最常見的得獎,算是彰顯某個領域的長期累積。例如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1 年「溫度和觸覺受器」、2020 年「發現 C 肝病毒」、2019 年「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」等等,都算是對該領域成就的追認:肝炎病毒、感覺受器、感應氧氣和缺氧的研究幾十年來成果豐富,使得其先驅獲得榮耀。

 

0l

 

回顧近年的諾貝爾獎,我們可以從中快速回溯近幾十年的科學史,哪些議題受到科學界重視,哪些項目被聰明的人類突破。這些資訊未必和我們切身相關,卻是當代社會重要的一環,對哪個議題有興趣,都可以繼續查詢。

 

了解諾貝爾獎包含哪些題材以後,若是心有餘力,也不妨反面思考:諾貝爾獎沒有哪些東西?這能讓我們更全面認識科學,以及其背後的科學研究文化。

 

這也觸及到諾貝爾獎近來屢屢被質疑的問題。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,以地理劃分,大部份位於北美、少數歐洲國家和日本;以族裔區分,多數為白人;以性別區分, 絕大部分是男性。諾貝爾獎評選看的是結果,這反映出過往百年的科學研究,全人類只有少數群體參與較多;往積極面想,人類的聰明才智,仍有許多潛能可以挖掘。

 

0p

 

促進科學擺在台灣的脈絡,最有意義的大概是鼓勵兩性平等參與(或是可以代入任何「性別」),具體來說,就是促進過往被壓抑的女生投入科學。台灣各界在這方面嘗試不少,有時候卻淪為形式上的鼓勵,相當可惜。

 

比起斤斤計較每場研討會的性別比例,更實際的或許是在日常生活中,鼓勵每一位女孩與男孩,勇敢嘗試,不要輕易放棄。即使覺得遇到瓶頸,也不要覺得因為自己是女生,或是任何身份才不行。愈高深的科學研究,能應付的人本來就愈少。

 

即使是最出色的那一群科學家,也只有很少數人能得到諾貝爾獎。許多研究領域很難得到諾貝爾獎,卻一樣很有貢獻。連日清 16 歲時,到臺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工讀,後來成為世界級的蚊子專家。桃樂西亞.貝茲(Dorothea Bate)19 歲時在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,敲門懇求當打工仔,當時無人知曉,一位了不起的古生物學家就此誕生。

 

就算不是研究科學的讀者,閱讀諾貝爾獎的介紹,以及厲害科學家的故事,想必也能滿載而歸。

 

《21世紀諾貝爾獎2001-2021》:關於諾貝爾獎二、三事

薛丁格的諾貝爾獎新聞稿:台灣科普該何去何從?

《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》:組合新生命—千變萬化的生物,竟然有一以貫之的道理?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