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耳的骨迷路(bony labyrinth),是耳朵裡面微小,卻相當精緻的骨頭構造。它與聽覺和運動平衡有關,有人認為,骨迷路的型態既然牽涉到功能,應該會反映出人對環境的適應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卻指出,骨迷路的型態差異,比較符合人群間的親疏關係。

Human bony labyrinth is an indicator of population history and dispersal from Africa

 

 骨迷路在人類出生之際,就已經發育完成。這個論文,蒐集世界各地 22 個族群(包括 3 個距今超過三千年的史前族群:德國新石器時代、日本繩文人、印尼舊石器時代),共 221 個樣本,比較大家型態間的異同。遺傳方面,則是比較基因組之間,DNA 的差異。

 

假如骨迷路的型態,反映人對環境的適應,那麼我們將會看到住在環境類似地方的族群,彼此間型態也比較相似。然而,遺傳與型態對照的結果顯示,根據型態差異建構的親疏關係,與根據遺傳差異建構的結果相當符合。兩個族群間的 DNA 差異愈多,骨迷路的差別也愈大,反之亦然。論文指出,這表示骨迷路跟不受天擇影響的中性 DNA 一樣,可以作為人類族群,關係親疏遠近的指標。

 

不過耳骨型態與親戚關係一致,目前只限於智人,其他古人類是否也是如此,仍需更多研究:

東亞北方泥河灣盆地的許家窯人,距今26到37萬年前

十萬年前住在東亞的許昌人:有點傳統也有些現代,還帶點尼安德塔

 

然而,論文作者對人類遺傳史,掌握度似乎沒那麼好,所以有些解釋有點問題。例如論文提到,日本古代的繩文人,與現代日本人的骨迷路型態接近,表示兩者間可能存在古今間的連續性。但是我們知道,繩文人在遺傳上,對現代日本族群的貢獻應該很低。(論文比較時,並沒有納入繩文人基因組)

福島繩文人DNA 揭露日本史的未知境地

 

論文特別提到,即使人群間的骨迷路型態,與遺傳關係大致上一致,也不能只用單一樣本的型態,判斷其所屬族群,與其他族群的關係。這是因為族群中會有少數,與自己人差異較大,卻和其他族群比較像的特例。論文舉例用的是,美洲原住民肯納威克人相關的頭骨型態比較,各位有興趣可以看看。

8500年前古印第安人,在現代引起了什麼爭議呢?

 

另一點有趣的是,近來古代遺傳學家發現,各部位的死人骨頭,耳朵內的骨迷路附近保存的 DNA 質量最佳,因此古代 DNA 取樣,往往優先由骨迷路尋找,而會摧毀其構造。論文也順便呼籲,在毀滅耳骨樣本以抽取 DNA 以前,最好先掃描,保存骨迷路的型態資訊。

3000多年前的衣索比亞人,與中東農夫移民有過混血

 

新聞稿:

Inner ear provides clues to human dispersal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