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高加索(South Caucasus)在地理上,位於安那托利亞東方,中東北方,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南方。這個地區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,明顯的文化轉型與外族移民;遺傳學家當然好奇,此地的遺傳史。 這個2017年的論文,由現在的亞美尼亞(Armenia)和阿爾札赫(Artsakh),取得年代介於300到7800年前,共52個古代粒線體DNA,以及現代人的206個,再加上以前其他研究發表過的樣本,研究南高加索族群的母系遺傳史。

Eight Millennia of Matrilineal Genetic Continuity in the South Caucasus

南高加索的地理位置與取樣地點。

 

南高加索地區各個年代的文化變化。

 

假如將粒線體DNA的型號,分為東歐亞(west Eurasian,也就是A、C、D、F、G、M)與西歐亞(east Eurasian)起源,論文發現,所有這回的樣本,除了一個例外,其餘全都屬於西歐亞型號。這表示儘管歷史上,來自中亞的突厥與蒙古人,都曾經進入這個區域,卻沒有對原本族群的粒線體造成影響。 

 

南高加索地區,古代與現代族群的粒線體DNA型號組成。

 

比較古今各地的族群,論文發現南高加索地區,古代與現代的族群,粒線體型號的組成相當類似,也比周圍所有族群都更加接近。這意謂南高加索族群在母系遺傳,有著古今之間的連續性,過去7800年來變化不大。 

 

估計各年代的族群人口。

 

使用模型估計族群大小,結果是約從25000年前起,族群人口有過下降,等到10000年前左右,則迅速升高,人口成長惹約10倍;這段期間剛好是冰河時期的開始與結束,因此當時的人口消長,或許與氣候狀態有關。另外在5000年前,進入青銅時代時,族群人口又明顯降低,原因不明。

 

 

這次報告的大批古代粒線體DNA之外,論文指出,位於南高加索地區,之前幾個發表過的古代基因組,也支持當地古今族群,在遺傳上變化有限的論點。這和歐洲青銅時代,文化轉型也牽涉大規模移民,狀況顯然並不相同。不過,粒線體只是母系遺傳,仍需更多其他資訊才能確認。

萬年前古高加索人對各地的遺傳影響

歐亞草原的族群遺傳史與歐洲人的演化適應

 

新聞稿:  

Genetic evidence from the South Caucasus region shows surprising long-term stability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