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 (Oryza sativa L.)是馴化植物,世界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。一萬多年前,東亞居民就會收割野生的稻,不過稻是在何時、何地馴化,還有些爭議。過去研究指出,位於長江下游,浙江的上山(Shangshan)文化,早在一萬多年前就出現馴化的稻,是最古早的記錄。

Dating rice remains through phytolith carbon-14 study reveals domesti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Holocene

 

然而之前的碳同位素定年,材料來源是陶器殘骸,製作陶器時,或許會混入更早的碳,而高估定年的年代;因此殘留在陶器中的稻,實際年代或許會比陶器的定年結果更晚。這個2017年的論文,直接使用陶器中殘留,稻的「植物矽酸體(phytolith)」測定年代,以求直接取得稻的年紀(phytolith 是植物細胞中的結晶體,每種植物不太一樣,最近常用於鑑定物種或品系)。 

 

結果是,在上山遺址中,最古早的樣本距今約9134到9417年,晚期文化則是8012到8175年前;另一處荷花山(Hehuashan)遺址,最古早的樣本則距今約9000年。

 

 另一方面,即使知道年代,也不能就此確定這是最古早的馴化稻,因為馴化稻的條件,就是它已經被馴化,野生的不算。論文因此分析樣本中,來自葉子的泡狀細胞(bulliform cell)的植物矽酸體,比較它跟野生與馴化稻的型態差異,結果發現它跟馴化稻的形態較為接近,所以論文判斷,上山遺址中的稻,的確已經屬於馴化稻。 

短篇 古印度文明的複合式農業,本地原產稻米

 

意思是,目前能確認世界上最古早的馴化稻,距今9400年,位於長江下游的上山遺址;而稻開始被馴化的年代,或許還要更早一些。這個研究也證實,直接定年稻遺骸的矽酸體,年代確實比陶器殘骸要更年輕。

 

論文指出,稻被馴化,大概與當時冰河時期結束,季風盛行,適宜發展農業的氣候背景有關。稻在長江下游被馴化的同時期,東亞北方也出現小米,肥沃月灣開始種植穀物,南美洲北方則是有惹玉米。

ATCG加加減減,竟然讓稻的基因更豐富!

短篇 亞馬遜4000年前,也馴化過自己的稻

短篇 與肥沃月灣同時起源,不破壞環境的新幾內亞農業

短篇 肥沃月灣最初的農業-你收割穀物,我種植果果

 

新聞稿:

Radiocarbon dating of phytolith traces rice domestication to 10,000 years ago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