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質學也可以講得像英雄勵志電影──讀《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》   原本在 OKAPI

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: 人類如何破解地質學上的重大謎團》作者是 40 多年經驗的古生物與地質學家。有些科學家寫書固然專業,讀來實在是不太親切;所幸曾出版好幾本科普書籍的唐納德.普羅泰羅(Donald R. Prothero)經驗老道,他的最新創作很替一般讀者著想,相當容易閱讀,不論打發時間,或是細細品味都非常適合。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智人大約在 4 萬多年前進入歐洲,至少與尼安德塔人共存惹幾千年,然後尼尼全面消失 T_T。隨後幾萬年,歐洲智人在多處岩洞的牆壁上,留下不少美麗的藝術作品,以及神秘難解的抽象符號,展現出明顯的象徵思維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卻報告,距今 6 萬多年前,智人尚未進入歐洲時,西班牙的洞穴中就已經出現類似的創作;而它們的作者,只能是尼尼。

U-Th dating of carbonate crusts reveals Neandertal origin of Iberian cave art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王子能馴服狐狸嗎?一場歷經近60年的銀狐馴化實驗      原載於泛科學

圖/《小王子》電影劇照 via IMDb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距今大約 8200 年前,地球在相對短暫的時間內變得更乾、更冷,可能持續惹 160 年,影響遍及全球,算是一萬年內氣候變化最明顯的時期之一,被稱作「8.2千年事件(8.2 kiloyear event)」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,分析加泰土丘出土的陶器,調查 8.2千年事件對當時居民的影響

Evidence for the impact of the 8.2-kyBP climate event on Near Eastern early farmers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北美洲的居民,應該剛入住時就懂得利用野生植物,馴化植物相對晚得多。現今美國東部一帶,要等到 5000 年前左右才開始馴化植物-太陽花(向日葵,學名 Helianthus annuus)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,研究惹太陽花馴化後的基因表現改變。

Genetics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evolution during sunflower domestication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目前歐洲幾乎不存在傷寒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Paratyphi C),不過這個 2018 年的論文報告,距今 800 年前挪威 Trondheim 的遺骸中,偵測到傷寒存在。伍佰有個歌叫作挪威的森林,和八佰年前,挪威的傷寒應該沒有任何關係。

Pan-genome Analysis of Ancient and Modern Salmonella enterica Demonstrates Genomic Stability of the Invasive Para C Lineage for Millennia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理森林,開墾農地,水土流失-史上一個又一個農夫族群,不斷上演這個過程,包括中美洲的馬雅人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,分析墨西哥與瓜地馬拉 3 個湖的沉積物,了解馬雅農業對土壤流失的影響。

A long-term decrease in the persistence of soil carbon caused by ancient Maya land use

via 這裡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馬達加斯加是非洲東部外海的大島,自從有人類開始,馬達加斯加就被大海阻隔,一定要渡海才能抵達。之前知道,距今約 1300 年前島上出現最早的村落,不過超過 4000 年前就有人抵達惹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,報告更早人類活動的跡象。

Early Holocene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evidenced by exploitation of avian megafauna

4 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羅馬帝國是古早歐洲長期的強權。羅馬帝國後期,到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一段時間,史稱「民族大遷徙」,到處都有人群與文化轉移。那段時期的日耳曼,萊茵河上游一帶,住著叫作「阿勒曼尼(Alamanni)」的族群。

Ancient genome-wide analyses infer kinship structure in an Early Medieval Alemannic graveyard

Bildarchiv_111919-1280x720  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眾多居禮當中,來自波蘭的瑪麗,無疑是最出名那位,去世 80 多年以後,還可以在遙遠小島掀起一股討論熱潮!真是輻射長存(誤)

 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家都聽過「絲路」,許多文獻對它的描述是:古時候連結歐亞大陸東西方的通道。問題是,歐亞大陸中間也住惹一大堆人啊!他們存在的意義,並不只是作為東邊與西邊之間的連結而已。可惜絲路沿線有許多地方,考古研究仍然不多,對當時居民的認識相當有限。這個 2018 年的論文,由烏茲別克的 Tashbulak 遺址取得公元 800 到 1100 年間,大批植物的遺骸,調查絲路中間馴化植物的利用狀況。

Arboreal crops on the medieval Silk Road: Archaeobotanical studies at Tashbulak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太平洋鼠、玻里尼西亞鼠、緬甸小鼠、Pacific rat、都是描述學名為 Rattus exulans 的鼠輩。這種鼠輩原產東南亞,隨著南島語族航向各島嶼,也跟著移民到太平洋各處。🐭🚢 🐭  太平洋鼠的分佈記錄著人類遷徙,也因為他們是完全的陸生動物,時常與人類關係密切,也能反映當地的環境變化。

Restructuring of nutrient flows in island ecosystems following human colonization evidenced by isotopic analysis of commensal rats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世紀上半葉,羅馬帝國的東北邊疆不太平靜。那時羅馬將勢力伸進日耳曼地區,與當地原本的「蠻族」居民爆發一系列衝突,例如公元 9 年時開打,最知名的「條頓堡森林戰役(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)」,結果是羅馬慘敗,折損 3 個軍團。根據歷史記載,羅馬與日耳曼部落,就這樣打打停停惹好一段時間;然而考古上,卻沒什麼這段時期的遺址,能讓我們更深入歷史戰場。

Direct evidence of a large Northern European Roman period martial event and post-battle corpse manipulation

via  這裡

文章標籤

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