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中國古代對女性的有形壓迫,一定會提到纏足。纏足起源自宋代,至清代大為盛行,也被漢人帶到台灣,一直到 20 世紀中才完全廢止。一般認為纏足靠著犧牲勞動力,換取其他方面的優勢;這個 2018 年的論文卻認為,有些狀況下,纏足其實是為了拼經濟。

Economic correlates of footbinding: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daughters’ labor.

 

via 這裡

 

纏足後行動不變,直覺想來將會危害勞動力。女性為什麼被纏足?傳統觀點認為:「相女『上看頭,下看腳』,在清朝之前,纏足都是財富、權勢、地位階級的象徵,是上流社會和風塵女子的玩意。由於上流社會用不著擔心勞動力,而且纏足者須要俾女服侍,非一般山村農婦或勞動婦女能夠負擔」。也就是說,纏足是經濟優勢的象徵,上流社會女性或是風塵女子,不用粗重的勞動,可以纏足吸引男性。

 

這個由哈佛大學 Melissa Brown 主導的研究,訪問 4973 位住在四川,以及 2710 位其他內陸省份,主要住在鄉村地區的女性(多年累積的資料),分析纏足與各項因素的關係,卻得到出乎意料的結果。這群受訪的最後一代纏足女性中,纏足反倒能提升她們的經濟生產力。這也反映出古代中國女性對經濟的貢獻,過往並沒有受到正確評價,纏足的女性不但不拖累家庭,反倒是經濟支柱。

《愛x死x機器人:祝你順利》−魔法x科學x科幻

女生不適合研究科學?挖掘女性的隱藏貢獻

冰島女漁夫-遺忘歷史何其容易?

 

女孩們通常在 5 到 6 歲時開始纏足,行動不便當然有害農業勞動,但是纏足女孩卻能專注於另一項之前被忽視,實際上非常賺錢的商品:手工藝品,尤其是紡紗線或織布。

 

纏足竟然可以拼經濟!乍看違反直覺,纏足不是為了更好的婚姻嗎?但是看看統計分析。即使「當事人普遍認為」纏足有益於姻緣,實際上,受訪者中 3 分之 2 曾經纏足,等到結婚時只剩 3 分之 1 仍然纏足,而 99% 的女生都成功結婚,另外纏足也不影響結婚對象。大部分狀況下,有沒有纏足都不影響能否結婚,以及婚配對象的經濟水平。

 

大家都以為纏足才嫁得好,事實卻並非如此,那麼到底為什麼纏足?問題的另一面是,為什麼不再纏足?

 

中國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,纏足終止的年代比內陸早。過去認為,這是開放思想造成的社會壓力與政府禁令所致。可是新研究指出,這些事件與纏足減少也許只是剛好同時發生,並不是影響主因,真正的關鍵是工業化的紡織工廠。

 

問題在經濟。農業社會中,一個人要成長到青少年階段,糧食生產才能自給自足。但是有能力生產手工藝品的中國女孩,大概 8 歲就能自給自足,而且許多女孩的紡織成品,例如穀物袋(grain bags )之類的高價品,賣錢以後還有餘力貢獻家用,供給全家人更好的生活。

 

纏足的女孩,生產商用手工產品的比例,明顯比沒有纏足的女孩更高,是她們貧困家庭中經濟的一大支柱,這就是她們由於行動不便而被忽略的「勞動力」。來看一項數據:生產穀物袋的女性,比平均更晚 6 年結婚。說好的纏足有助婚姻呢?

 

纏足有助於手工藝生產,工業化則是手工業的敵人。離紡織工廠愈近的地區,取得工業商品愈容易,手工業無法競爭之下,纏足也就消失的愈快。相比於經濟發達的中國沿海,內陸,尤其是鄉村地區,受到工業化的影響較遲,在一些孤立的偏遠地點,纏足甚至維持到 1950 年代。

 

不同地區、階級的纏足狀況也許不太一樣(台灣纏足不知道情形如何?),不過這項研究指出,至少在清末民初內陸的窮苦人家,纏足與經濟生產密不可分;而纏足的終結,也是生產方式改變的結果,而非刻意的文化或政策宣傳。新的分析視角能讓我們重新審視女性過去被忽略的貢獻,以及提醒我們,找到問題關鍵的重要性。

 

另外論文作者也呼籲,對於仍然存在壓迫女性的問題,例如生殖器割禮(genital cutting)或榮譽處決(honor killing),也該如纏足般去了解狀況,調查是否涉及經濟因素;假如也類似纏足般與經濟有關,那麼想解決問題,就不能只靠政府立法、文化宣傳。 

 

有個很重要的觀念:人類行為,是各種條件、外在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,一個人之所以做某些事,往往是人云亦云,糊裏糊塗,不知道實際脈絡。而這些事之所以可以流傳下來,沒有被淘汰,是演化的結果。

 

人以為的,和實際狀況常常會有落差。這個針對纏足的研究顯示, 生活在清末民初、內陸、比較窮的階級的人,大家都以為纏足有助婚配,然後順便紡織,結果靠壓榨女力帶來的利益超大,就讓纏足成為常態。換句話說,纏足時代的人,自以為帶來的好處是 A,實際上帶來的好處卻是 B,可是因為利大於弊,所以無法將纏足淘汰掉,不管是政府修法,或是進步人士宣傳都不太有用,等到真正的那個好處 B不見,纏足也就消失惹。

辛勤工作卻無法脫貧,如何掙脫貧窮陷阱?

 

不管同意或不同意論文的觀點,最後還是重複一次,這個研究針對的是「清末民初、內陸、低階級」的狀況。至於纏足如何起源、發展,在論文研究範圍以外的狀況如何,就不是這個研究能回答的問題惹。

 

新聞:

Uncovering the economics of foot-binding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