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權力遊戲—商王如何制霸天下?    原載於泛科學

本文是中研院史語所 2016 年的「傅斯年講座」,林澐教授「商王的權力」的演講記錄。相信各位讀者讀過前文,也是另一篇演講記錄《商代王國大聯盟: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》後,已經對商代有了基本認識。

殷墟出土的「帶刻辭鹿頭骨《甲》3941」。上頭共有 11 個字,被用於中研院院徽的圖像中:《中央研究院的院徽之謎》。圖/取自 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

 

商代王國大聯盟:商王與他的快樂夥伴

從四種子卜辭看商王國的社會結構

古代的權力遊戲—商王如何制霸天下?

 

身為當時東亞地區,最強大方國聯盟首領的商王,有哪些權力呢?來看看林教授用殷墟出土的卜辭、商代的金文、以及考古資料重建的商王形象。

 

商王主要有三種權力來源:軍權、神權、族權。

 

軍權:戰鬥民族的首領

 

三權當中,軍權對商王最為重要。王權實質上,就是軍事聯盟的指揮權,商王的第一身份是軍事聯盟的盟主,透過不斷戰勝對手,才能穩固王權。 

 

林教授認為,商王多半採取「兄終弟及」的繼承方式,可能正是出於打仗的需求,畢竟缺乏戰鬥經驗的兒子,無法率領商王國為首的軍事聯盟,不如讓作戰經驗豐富的弟弟繼位。 

 

商王的武力從何而來?商王的軍事實力,首先仰賴本國,也就是商王國的民眾;他們是要耕種的農夫,也是在農閒時受到「田獵」訓練的戰士。記錄指出,商王有右中左「三軍」,有人認為商王的三軍是固定人數的編制,不過林教授覺得,商王的部隊應該不是常備軍,人數並不固定,而是依戰時需求決定。 

 

商王也有少數,配備較為專業戰鬥技能的部隊,某方面稱得上是「特種部隊」。他們平日的工作是日常防衛,例如弓箭手「多射」、可能是騎兵或戰車部隊的「多馬」及「多馬羌」(不過根據考古資料,商代不論騎兵或戰車,戰力大概都很有限)。商代有個叫作「馬羌」的方國,林教授推測,多馬羌也許是替商王作戰的外族助拳人。

 

商代車馬坑出土,由銅管製作的「策飾」,可能是商代馬車的物件。圖/取自 這裡

 

還有「多臣」。林教授認為多臣是王的私人衛隊,類似西周時的「虎臣」(也叫「虎賁」),他們與民眾沒有血緣關係,能夠在平時不講情面地擔綱警察工作。商王之外,商代的族長也會養自己的「臣」,角色大概類似私人打手。另一種留下文字記載的「寇」,似乎是破壞社會安定的罪犯;林教授推測,某些時候商王也會驅使他們參戰。

 

神權與族權:天意說,通通交出來 

 

神權,是商王統治的另一重要權力來源。商王是人世的統治者,也享有占卜結果的解釋權,能夠詮釋「天意」,扮演超自然力量的代言人;卜辭中,有「帝」沒有「天」,帝是天的人格化代表。 

 

祭天之外,商王也有祭祖的權力,而且不只是自己同族的祖先,連別族的祖先都有資格祭祀,這是一種籠絡不同姓民眾的方式,也使得「族權」對商王而言,相對之下沒有那麼重要-商王已經不只是自己族人的頭頭了。 

 

祭祖就是祭拜祖先的單純儀式嗎?光是這樣,神權也不會如此重要。很多記錄顯示,商王以「助祭」為名大舉搜刮,徵收如納貢的人牲、牲口等等資源;還有為了祭祀設立的「籍田」……籍田的產出,要通通交出來給商王。

 

出土於「M1004號墓南墓道」的青銅器-鹿方鼎。圖/取自 中研院史語所

 

考古證據證實,商王與王室相當富裕,例如「王陵M1004南墓道」出土過大批青銅器;而商王武丁的夫人婦好,墓中有 7000 多件海貝,590 多件玉器,加上精緻的象牙雕刻陪葬

 

商王的職官團隊

 

商王當然不可能獨立治理全國,手下有許多職官輔助。職官基本上都是多功能的工具人,就像 Ben Zobrist 一樣,一個人可以擔任數個位置。

 

「卜」與「巫」是神職人員,卜一看就是占卜的,巫倒不太確定,有趣的是,有些巫是由外地來到商王國。文書方面,「作册」是一般文員,「史」則負責記錄歷史;在西周初期,文化水平仍然欠佳時,曾沿用不少商代文員。「卿事寮」和又叫「小 X 臣」的「小臣」,是商王的高級專員,已知工作有種田、收割、養馬、製鹽等等。

 

商代的「小臣」中,有位叫作小臣贊的,因為出車禍而名垂青史……《行車不搶快,安全跟著來: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車禍記錄》。圖/取自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

 

商代的司法人員稱「士」,非常有意思的是文字上「士」與「王」同源,或許反映商代的司法權,由王轉移給他人的狀況;而甲骨文的「王」也未必一定是王,有時是「士」之意。這裡士的意思,與孔子時代似乎很不一樣,文字意義應該有過明顯的變化。  

 

「多工」、「多賈」、「牧」負責經濟管理。林教授表示,多工不像是專業的手工業者,不確定確切工作;多賈提供馬、酒等物資;牧,看名字就知道。武職部分,「多箙」製造弓箭,還有與商王一塊,屬於內服的「亞」,亞可能是立有軍功族氏的身份稱號。

 

「宰」、「寢」、「多犬」是商王的私人生活管理員。宰是廚師,儘管甲骨文中完全沒有「宰 X」的記錄;寢有男有女,管理商王住居,有些寢地位很高,同時也是亞;犬有打仗、種田、巡邏、陪王一起打獵很多功能。「族尹」和「裡君」,則是基層管理人員。

 

關心農牧,下田收割 

 

台灣的現代政治人物,就曾經在選舉時下田插秧過,結果成為文青別鬼扯造口業的材料。其實這類故作關懷農事的表演,早在商代就上演囉。 

 

商王武丁(前面提過,他的夫人婦好很會理財,超級有錢的)曾留下親自率隊種田的記錄,「王往以眾黍於冏」,這種事周代從未發生,顯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。商王還會具體管理藉田事務,關心牧業,巡視播種、收割,可見收割這項政客技能,至少能追溯到 3000 多年前呢。

 

喜歡下田的東亞政治人物們,頗有 3000 多年前的商王武丁之風。圖/取自 蘋果日報

 

內服與外服的關係? 

 

內服與外服的關係,是林教授火力四射的一個議題。先復習一下,商王國內部直轄的稱為「內服」,以外則是「外服」。 

 

有學者提出,商王國常有外服的諸侯,到內服任職;然而林教授認為,若是看得懂古文字,該當理解此一論點毫無道理。商王常派出內服往各地發展,將邊地的「田」轉為外服,這是商王國的發展常態;但反過來,也就是外服前往商王國成為內服,至今仍缺乏證據。 

 

林教授特地指出,有個誤會是將商代的「伯」與「侯」搞混,兩者實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「伯」是方國的頭頭;「侯」是商代諸侯「侯、田、男」之一,也就是一種爵位。因此一個人的身份,可以同時是「遠得要命方國的首領-伯 X」加上「商王的諸侯-X 侯」,但兩者概念不同,萬萬不可混淆。 

 

根據觀察,林教授碰到外服議題時,很容易激情四射。另外林教授除了闡述自己的見解,也不忘多次提到,他所採取研究方法的限制。例如青銅器在商代,應該是無比重要的資源,甲骨文中卻完全欠缺相關資訊;甲骨文也幾乎沒有手工業的記錄;研究社會結構時,林教授靠卜辭重建了父權大家族的大架構關係,卻無法繼續深究家族內部的細節。 

 

年輕學者們,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。

 

萌萌,站起來!……不是啦,這是商代家族的族徽銘文,商王有資格祭祀所有人的家族。圖/取自 故事

 

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 

 

商王三權的順序是,軍權為首,神權次之,族權最末。 

 

商是戰鬥民族,商王國是個靠不斷戰鬥,維持聯盟領導權的大型方國,軍權強盛,商王才能鞏固王權。商王也是天意的代言人,掌握神權,享有解釋占卜結果的權力。而由於商王自歷代先祖起就受命於天,屬於最高貴的貴族,有資格祭祀大家的祖先,不只依靠本族的力量,使得族權相對軍權與神權而言,沒有那麼重要。 

 

歸納起來就是《左傳》提到的:「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」。

 

歡迎光臨粉絲團一起討論: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

arrow
arrow

   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